最新更新 - 网站地图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基础 > 股票知识 > 为什么有的可转债会破发?还要不要打新可转债?

为什么有的可转债会破发?还要不要打新可转债?

来源:网络 点击: 时间:2022-12-28 09:45:52

为什么有的可转债会破发?还要不要打新可转债?

在1000块可认购,每注可赚200,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可转债市场,如今被打回原形,新债破发,旧债低迷,可转债市场的溢价率慢慢收窄。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可转债市场如今的惨状呢?可转债溢价的本质是什么呢?市场,供给,宏观经济和良莠不齐的发行人,又会如何影响可转债的溢价率呢?

从火爆债券市场,到如今屡屡破发,可转债在过去短短两个月内经历了如过山车般的跌宕,投资者也伴随着其价格波动收益迅速收窄。事实上,可转债本来被认为“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是可以让发行人与持有人实现双赢的债券。然而如今破发好像变成了可转债的常态,而这恰是市场、政策、供给、投资者信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结果。

兼具债股属性

可转债,即“可转换公司债券”,意指在规定期限内,投资者可以将持有的可转债转换成该公司的股票。可转债本身兼具债券与股票的属性,当它是债券的时候,投资者的本金可获得100%的保证,待债券到期,要求公司还本付息;而当变成股票时,投资者享有其带来的高收益。因此,可转债也被认为是“下有保底,上不封顶”。

可转债作为债权,能为投资者提供的利息很低,吸引力并不高,以2017年发行的“久其转债”为例,其第一年票面利率仅为0.3%,第二年为0.5%,第三年才打到1.0%,直到第六年才有1.8%。

可转债吸引投资者的关键便在于其提供了将债券转成上市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当正股的价格高于转股价之时,投资者可以顺利转成股票,即可抛售套利。这其中的收益自然是高于单纯债券利息。于是,可转债被认为卖的就是看涨期权。

其实,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转债也是一样好东西。从可转债本身的债权性质来说,利率低,也就意味着,即便将来要还本付息,上市公司需要付出的代价很低,即是说公司获得了大量的低价融资,比发行公司债划算。若投资者将可转债兑换成了公司股票,那么上市公司就不再需要“还债”。

可转债的爆发

1991年,琼能源发行了我国最早的可转换债券。2001年,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江苏阳光成为首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

但事实上,此后十几年,可转债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高速发展”期,一直都是比较小众的投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仅有11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规模约为212亿元。

然而,随着今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提出了更多限制,其中“18个月的时间间隔”成为许多公司再融资的绊脚石。据媒体报道显示,在该细则公布后,约80家公司终止了定增计划。

与麻烦共同来临的,还有证监会对可转债融资的鼓励态度,新规表示,对可转债、优先股不设“18个月时间间隔”的限制。于是,可转债这条小众的融资渠道了迎来了爆发期。

据东方Choice统计数据显示,自证监会修正细则至12月6日,共有19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可转债发行预案,预计发行规模达到4588.06亿元。

此后,9月,证监会又公布了新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可转债采用“优先配售+网上定价”,还降低了可转债的申购门槛,投资人无需预缴资金就可以参与申购。这也就是说,A股所有投资者都可以参与打新债。于是,投资者的可转债投资热情迅速被点燃。

爆发式发行的可转债也给中签了的投资者带来了中奖般的惊喜。有分析称,成功打新可转债,上市头几日抛售即可获得10%-40%的收益。可转债的中签率也快速下降,林洋转债中签率仅为0.00294586%,而雨虹转债中签率更低至0.001318%。

疾速入冬

好景不长。火热的可转债市场迎来一阵冷空气,“跑步”入冬。

12月1日,久立转2上市首日,开盘微涨,随后震荡下跌,最低价为99.68元,当日以100.04元收盘。久立转2也成为可转债信用申购以来第一只在上市首日即告破发的可转债。

这仿佛触动了可转债的破发按钮。12月4日上市的时达转债报收96.58元,首日大跌3.42%成为首只上市首日以破发收盘的可转债。12月5日,宝信转债上市首日便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开盘,收盘报96.9元。

新债在破发,老债还在跌。截至12月6日,目前市场上的29只可转债中,有14只破发;今日仍有15只继续下挫。其中,洪涛转债的价格已经跌至92.7元。

令人不解的是,前不久还连连看涨的可转债,怎么形势突然急转直下,令人猝不及防地频频破发。

可转债的价格表现与股市、债市、供给、市场情绪等诸多因素有关。

1、近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走高,利率上行,债券市场趋弱,票面利率本身就十分低的可转债随之走弱。

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呈收紧的趋势,降息周期随之结束,这无疑给债券市场带来了重大打击,整个债券市场也萎靡不振,10年期国债价格不断下行。截至12月6日,10年期国债价格为92.7元。在当前新一轮加息周期下,债券市场的整体走低也就给可转债带来了较大的折价空间。

2、可转债因具备看涨期权的属性,其发展潜力无疑与正股的形势息息相关。

A 股市场整体表现欠佳,正股股价跌跌不休,自然也拖累转债价格下行。当出现低于转股价的情况时,也就意味着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一旦债转股将出现大面积亏损情况,这种情况无疑降低了投资者对该公司可转债的想象空间。例如上市第二天,价格就出现了大幅下挫现象的嘉澳转债,其正股嘉澳环保11月28日起,股价步步下跌,跌幅最大达到6.04%。今日股价下挫至34.58元,而其对债初始转股价为45.48元,这意味着投资者面临着大幅的亏损。上市首日遍破发的时达转债,其正股新时达近来的股价整体上也呈现下跌的态势。

事实上,正股本身具有较好的增长潜力时,其对应的可转债具有较强的转股预期,可参考的是100元以上股性较强的位置;而正股本身潜力不足,其对应的可转债价格参考的便是100元以下债性较强的位置。

3、近来可转债频繁破发的直接诱因是市场的扩容。

数据显示,2016年,发审委共审核通过的可转债仅6家;2017年以来,共有105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预计募集规模为2438.63亿元。而今年11月内,就有多达20只可转债的发行申请获通过。可转债过会的速度明显加快。

这样的快速扩容,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可转债面临价值重估的局面。有分析指出,2016年四季度债券市场较弱的情况造成了早期转债估值走低,这也成为此前可转债行情一片大好的基础。随着新的可转债集中上市,供给增多,转债的替代效应不断显现,也将造成溢价率的压缩。

4、可转债成为大股东套现工具。在股市上割完韭菜的大股东们又来债市上套利。

有分析指出,由于好标的估值高,大股东们也获得了减持的动力。因此,可转债上市首日疯狂减持的队伍中出现了不少大股东的身影,换取巨额收益后迅速退出。这样的情况无疑引发了投资者情绪危机,其打新热情和参与度下降等情况也就不足为奇。

例如,嘉澳转债上市当天晚上,嘉澳环保的控股股东顺昌投资便出售了其所持有的嘉澳转债8259.5万元,占发行总量的44.65%。出售后,顺昌投资不再持有嘉澳转债。第二天,嘉澳转债大跌17.74%。

看到这样的消息,买了嘉澳转债的散户们可能也开心不起来吧。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几只新上市的可转债,其参与申购的账户数量出现下跌的情况。

但事实上,目前转债市场的融资额预计达到千亿,而相对于A股市场整体过万亿的再融资规模来说,仍然有充足的上涨空间。伴随着政策走向与市场的不断变化,可转债未来有望继续发展,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同时,可转债面临重新估值之时,优质转债可能会出现估值被过低的现象,而这也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

还要不要打新可转债?可转债还能投资吗?

“今后还要不要‘打新’可转债?”前段时间,可转债这个词突然火了起来。一批可转债短期内将密集发行,由于存在类似“打新股”的低风险收益,很多股票投资者开始参与其中,也有了第一次与债券的亲密接触。近期,开始出现可转债上市首日即跌破面值的情况,让这股热情又有所降温。尽管如此,可转债依然是2017年资本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亮点。

可转债,实际上主要是指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对于A股市场而言,可转债并非新生事物,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参与的投资者很少,一直是“小众”市场。然而,年初以来,可转债市场节节升温,已发行可转债规模与去年相比翻倍增长,还有很多公司已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

作为兼具股性和债性的金融产品,可转债触及了投融资双方的共振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政策面鼓励通过可转债等来融资,而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低、不稀释股权,还有转为股权的灵活性,也是其吸引上市公司的原因。对于投资者来说,“打新”可转债,有可能获得上市后的低风险收益,长期持有可转债能分享股价上涨的成果,如果股票往下,债券可以要求到期兑付,本钱和利息都有“保底”。从历史上看,可转债确实也显示出“牛市跟涨、熊市跌少”的特性,具备一定穿越牛熊的潜力。虽然短期市场有所波动,但从长远看,可转债仍是一个颇具潜力的融资渠道。

这对直接融资该如何发展有所启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未来金融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也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发力点。然而,一提到直接融资,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股票,尤其是在交易所发股票。尽管这些年直接融资的市场规模、市场品种、机制创新等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总的格局上,还是“股市强、债市弱”、股票的“公开市场强、其他市场弱”。事实上,股票只是直接融资的一个渠道,要让直接融资比重再上台阶,仅靠公开股票市场“一肩扛”不现实,还需要综合考虑融资者和投资者的诉求,开辟更多受市场欢迎的渠道。

开辟新渠道,可以让直接融资更具“亲和力”。长期以来,企业对直接融资其实是抱有很大热情的。但在实际情况中,直接融资会显得有些“高冷”,较高的门槛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尤其是交易所市场,处于资本市场顶端,但对企业资质要求高,市场容量也有限,能进入其中的只能是少数“幸运儿”。这就需要市场的层次更多些,每个层次的融资功能更强些,让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企业尤其是创新创业企业,也能在资本市场找到安身之所。除了股票,企业从自身情况出发,也可能会考虑债券。可转债的火爆表明,这其中的创新空间也很大,诸如绿色债券、可续期债券、高收益债券、可交换债等,都能为企业创造更适合的债券融资机会。

开辟新渠道,可以让投资者“下单”更从容。如今,理财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有的愿意多冒风险,有的看重稳妥;有的是短期活钱,有的是长期闲钱,情况各不相同。如果一边是百姓苦于钱不知道该往哪儿投,一边是不少企业觉得融资难,说明“钱从哪儿来,钱往哪儿去”的对接渠道不通畅,或者有错位。发展更多元的直接融资,不仅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为投资者的理财“菜单”添上更多花样,让不同人都能找到对口味的理财产品。

当然,在拓展一个新融资渠道时,要特别注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让市场更理性、投资热情更持久。仍以可转债为例,近期上市的新债开盘价已慢慢走低,甚至出现“破发”现象,说明依靠“打新”套利收益来吸引投资者并非长久之计。而且,虽说可转债风险不大,但也只是相对于股票而言。短时间里,大量新投资者蜂拥而入,其中难免有人对可转债的风险缺乏充分认识,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避免盲目进入,就显得较为迫切。此外,一些公司大股东大量减持手中的可转债,在短期内巨额套利,已引发市场不满,对这些苗头性问题,在监管上也应保持密切关注。

    Copyright 2018- www.dyjian.com/ 大宇股票知识网 海口美兰韩哲棚百货商行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3001966号

    免责声名:本站所发表的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和学习,内容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均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