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96年到1998年的A股市场,市场经历了从价值回归到价值发现再到价值创造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因为投资者对超额收益的追求,导致市场对投资品种价值的不断深入挖掘,市场形成了价值回归、追逐成长和挖掘重组三个明显的投资主题。在1996、1997年股市大涨之后,估值偏低的投资标的越来越难以发掘,到了1998年,上市公司重组盛行,对重组股的投资成为主要的超额收益来源。但在当时的市场制度下,非流通股股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值体现,只能通过再融资获得重组收益,因此部分资产重组行为最终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在缺乏优质资产注入的情况下,部分重组公司成为大股东套现其存量资产的资金平台。
在成长股进入合理估值区域后,我们有理由推测:追求超额收益的投资者可能会在下一步的再融资公司中发掘新的投资机会,而新的融资制度将成为这种行为的直接触发因素,价值创造可能再次成为投资者追求的主题。只是这次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已经明显趋于一致,“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也难以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同,上市公司的重组质量将会有明显提升。
我们的担心是,在市场化进程中,监管层如何把握市场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在信息决定价格的资本市场中,如何保证信息的透明和公开是A股市场下一步可能面临的问题。但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中,我们不可能要求理想化的结果,有时候方向比短期公平更重要。
(文章来源:股票知识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