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也分很多种类,比如只投资债券的纯债券基金;如嘉实超短债。也有部分(一般20%左右),可投资股票的债券基金,如嘉实多元收益基金。
嘉实超短债由于组合久期短,对债市利率风险不敏感:债市向好时现券资本利得受益,债市调整时,再投资收益增加,票息也可在较大程度上弥补现券可能出现的净价损失。与货币基金类似,嘉实超短债主要投资货币市场工具,基金组合久期很短(不超过1年),因而具有类似货币基金的低风险收益特征。
以嘉实的三种低风险基金为例:嘉实货币属于基本没有风险的资产,截至10-31,今年以来的总回报2.98%最近一年总回报3.97%,最近两年年化回报3.73%,最近3年年化回报3.15%,收益非常稳定。
嘉实超短债今年以来的总回报3.77%,最近一年总回报4.5%,最近两年年化回报4.1%,收益比货币基金略高,波动不大。嘉实多元收益基金成立一个半月以来已经实现了1.1%的绝对收益。
法则四:战胜人性弱点
历史证明,世界经济不致走到末日。坚持投资,不能让情绪主导投资。
过去的两个多月,就在大家都信心殆尽的时候,巴菲特却在逐步买入资产。他依然在坚持他的法宝:“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巴菲特一直用他的行动教育我们:(股票知识大全 )战胜人性弱点,学会控制恐惧,也学会控制贪婪。分批进场或者定期定投也许是最好的策略。
以下是巴菲特近期讲的一些金句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智慧。
“当前的形势是——恐惧正在蔓延,甚至吓住了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但对于竞争力强的企业,没有必要担心他们的长期前景。这些企业的利润也会时好时坏,但大多数都会在未来5、10或20年内创下新的盈利纪录。”
“回顾一下历史: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道琼斯指数在1932年7月8日跌至41点的历史新低,到1933年3月弗兰克林·罗斯福(ranklin Roosevelt)总统上任前,经济依然在恶化,但到那时,股市却涨了30%。”
“长期而言,股市整体是趋于利好的。20世纪,美国经历了2次世界大战、代价高昂的军事冲突、大萧条、十余次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石油危机、流行疾病和总统因丑闻而下台等事件,但道指却从66点涨到了11497点。”
这里对历史上6个月下跌超过45%之后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及10年的股票市场表现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希望历史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国内外历史上的股票市场暴跌的四次主要事件:
1、1990-1991自1985广场协议后,亚洲货币大幅升值,股市及房市出现泡沫后大幅修正,受伤最深的是中国台湾、泰国。
2、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国际热钱快速离开以东南亚为主的经济体,造成股市汇市大幅下跌,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韩国、中国香港多国受到冲击。
3、2000-2001全球科技泡沫:以电子业为主体的市场或经济体大幅下跌,美国Nasdaq市场,中国台湾冲击最大。(股票知识大全 )
4、1994-1995第四次宏观调控:由于房地产及股市过热,造成了资源紧缺,当时进行了“适度从紧,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A股在1994/01-1994/07半年内跌了近60%。
我们观察这些事件后半年、1、2、3、4、5、10年的表现,得出两点启示:在大跌事件发生后,持续持有2年有三分之二概率能够超越历史平均报酬(12次中发生8次);大跌后的五年收益表现全部是正收益。
既然投资在市场中,投资者既要与竞争者博弈,也要与自己博弈。虚拟经济一般提前6至12月反映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预期,所以经常我们看到市场的顶部和底部都是在过后才发觉。
法则五:坚守原则
把握预期回报率、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这三个维度中的一个较优点。
在家庭理财上,可以首先构建防御和进攻两大阵营。
防御阵营的作用是应对小概率下的一些意外事件,例如:用基本的储蓄存款应对家庭支出意外,用保险应对家庭健康或财产意外,用黄金实物应对极端恶性通胀或货币的信用风险等。
进攻阵营的作用是分享大概率下的经济增长潜在收益,常用的证券投资工具是股票和债券,大众可借助股票基金或债券基金理财增值。对于大多数35-55岁,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追求稳定增值的家庭来说,防御类资产的合计比例低一些,进攻类资产合计比例可以高一些。一般而言,股票类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不要超过100-年龄(%)。
投资大师指数基金之父、先锋基金创造人约翰·博格的50∶50投资法就是,投资股票类的高风险资产和货币、债券类的低风险资产各50%,在两类资产波动情况下,定期(每季度或者半年等等)重新增减两类资产,把比例调回50∶50。博格的50∶50投资法非常简单易行,是恒定比例法的一种。
这类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做资产配置,并且把上涨过多的资产变现回补下跌过多资产的方法。当然,也可以做成30∶70投资或者40∶60投资比例等等。
(股票知识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