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也许是个伪命题,中国肯定有长期存在的企业,但是是否存在能给我们长期带来不菲回报的成长企业呢?如果能给这个长期下一个定义的话,我希望至少是三十年,终身不卖更好。
曾几何时,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看了几本价值投资的书,特别是有关巴菲特的,他购买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盖可保险等给他带来不菲回报的,声称是终身不卖的公司,更有西格尔《投资者未来》一书里,长期持有菲利普莫里斯,宝洁,辉瑞等等烟草,消费、医药公司带来16-24%的年复合收益率,也就是说,你若是有眼光买入菲利普莫里斯的话,长期持有,甚至能跨越生命周期。你就能做的和巴菲特一样好,财富以几何级数增值。这也不是仅仅在美国发生的,在中国,刘元生持有万科十几年,也是翻了N倍,看看,多容易的事,觉得找到了价值投资的真谛,简直是大道至简。财务自由不再是梦想。这也就是但斌先生所倡导的长期持有伟大的企业,最终实现财富不断增值的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理念。
怀揣着这样美好的梦想,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在中国的公司里找找,看是否能找到这样的宝马,骑上它带领我们通往财富的彼岸。烟草好是好,可惜没上市,自己本科是学药的,中国的制药公司就算了吧,换个名字就是新药,我们的新药可比美国多多了。只有非耐用消费品了,酒类我在上篇谈过了,是靠什么支撑的,啤酒和红酒要和国际巨头竞争,更何况红酒还要培育市场,不确定性较高。饮料就算了,健力宝倒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到处都是。其他的也没能很好扩张的品牌。乳制品,呵呵,就是他了,这个东西要天天喝,而且中国的人均消费量比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应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何况这个东东国外的品牌还没什么机会,是个白马的样子。(来源:股票知识大全 )
中国的乳制品企业曾经有很多,现在做的比较好的有蒙牛,伊利和光明,光明的鲜奶以前主要以巴氏杀菌奶为主,需要冷链,难以长期保存,难以市场扩张。更何况上海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品牌做得好的很少,看看昔日的凤凰,永久,英雄,就知道了。这里就不展开了,剩下的,蒙牛伊利都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鲜奶产品以UHT(超高温瞬间灭菌)奶为主,保藏时间长,便于运输,方便销往各地,此外两家在冷饮市场还有很高的占有率,伊利在奶粉上也做得不错。
简单的说了一下两家企业的状况,不代表这两家就是好的投资标的,还需进一步研究。有一点我想大家都知道,好的企业未必是好的投资标的,但起码有成为好的投资标的的潜质,在伊利的阴影下,蒙牛短短几年从一间小厂发展成现在的一个现代化的乳制品巨头,简直就是奇迹。因此,个人对蒙牛更感兴趣,虽然它是在香港上市的。
之所以看好蒙牛,不仅仅是它6年增长292倍,投资收益率5000%。而且作为企业的的领导者,牛根生也是个传奇人物,尤其他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捐出来,让人敬佩不已,虽然我已经不是毛头小伙,不会为所谓的中国伟大的***所折服,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境界。看看这么好的企业,这么优秀的领导层,真是个好的投资标的呀。果然在香港大家给他的估值也很高,在我关注的时候是52倍的PE(次级债的时候)。
按彼得林奇的做法,从身边找到的好品种当然是要去考察的,原来我家里是喝光明的,现在我买了蒙牛,伊利,坦率地说,我个人认为,普通的UHT奶,蒙牛比伊利的口感好,主要是蒙牛的口感更纯正,高端的特伦苏和金典,口味都很好,相比普通的UHT奶,更香浓。在超市里,蒙牛比伊利卖得好,虽然他的价格略贵一点。
在国庆之前,我LP又像往常一样买了一箱蒙牛,箱子边有包赠品,像往常一样,先喝赠品,咦,怎么这么稀,像掺了水一样,难道是假货,或是赠品的问题,打开箱子里面一包,口味同样如此。怪了,难道是超市卖假货,不太可能,抑或是这个批次的问题。刚好前阵子买了本书,叫《蒙牛内幕》,是蒙牛的里的董事长新闻助理张治国写的,里面写到,蒙牛如何重视产品质量,上门服务的如何好?哈哈,这不正好是个研究企业文化的另一个机会吗?于是让LP打电话给蒙牛,由于国庆的原因,答应5或6号再联系上门,态度不错,好,到了6号,打电话来,说明天上门,7号上午,
销售人员来了,令我惊讶的是,她并没有拿我买的研究,或是开包尝尝,而是直接了当地说,这个问题(牛奶很稀)已经有很多人反映了,她也没有办法,只能向上报了,作为补偿,送了6包250g的做补偿。我问她,难道蒙牛总部不知道这个问题?她的回答很无奈,没办法,如果你不满意,就换别的品牌吧。很多人都已经反映了。回想到当初刚买蒙牛UHT奶的时候,LP就说比以前喝到的稀,后来买了高端的特伦苏说和以前普通的UHT奶一样,怪不得大家都买赠,原来已降低品质为代价,以前自己一直喝光明巴氏杀菌奶,感觉口感也不稳定,特别是酸奶,口味差别很大,看来天下乌鸦一般黑呀,三大品牌都这样,我最看好的蒙牛都这样,真是无话可说,难道这就是占据香港乳品半壁江山的蒙牛吗?或是销往香港的品质和内地不一样,但我在上海,是光明的大本营,蒙牛和伊利好不容易杀进来的,能在上海站稳脚跟,那么全国应该没问题,因为上海的消费者以精明和挑剔著称,让他们满意可不容易。现在上海的质量都这样,我不敢想像全国会如何?
回想我看《蒙牛内幕》,有个问题始终困扰我,在书中,讲到蒙牛成长过程中,遭到了对手的疯狂打压,手段及其凶狠,又是下毒敲诈又是在媒体上散布谣言,虽然文中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是谁,我奇怪的是,这样一个被描述为手段卑劣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倒闭,也同样发展壮大。同样是竞争对手,对手同时也是面镜子,是否可以理解为有什么样的对手,就有什么样的你,从这个角度,蒙牛是否也同样不是那么完美呢?我生活中的遭遇,为这个结论给出了一个最好的注脚。
忘了在哪里看到一个例子,堪称是同行的典范。
20世纪70年代,在华盛顿经常采访白宫的报纸主要是《华盛顿邮报》与《华盛顿明星新闻报》。
1972年水门XX发生后,《华盛顿邮报》最早批露了这一事件,尼克松政府对此非常反感。此后,尼克松政府表示,只接受《明星新闻报》的采访,再也不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了。
尽管《华盛顿邮报》与《华盛顿明星新闻报》是竞争对手,但是,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华盛顿明星新闻报》表现得相当有修养。《华盛顿明星新闻报》对此发表社论说,它不会作为白宫的泄愤工具来反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果邮报记者不能进入白宫,那么他们也将停止采访该机构。这一立场获得了全世界媒体的支持和赞扬,结果,尼克松政府被迫改变了原来的立场。
这样的对手,令人悠然神往,在中国,何时企业有这样的对手?
最近在看吴晓波写的两本书---《大败局》1和2,我觉得在中国做投资,首先要看的书不是彼得林奇或是巴菲特,而是这两本书或类似这种类型反思的书,里面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中国企业:秦池、三株、太阳神、健力宝、飞龙,华晨,顺驰等等,很多当时也是三好学生,什么最佳投资者关系之类的,但都倒掉了,很多起因是很小的问题,而且很多都是保健品、饮料、酒类等非耐用消费品行业,为什么,这些品牌当时也很有价值,却很难持久。这个问题我给不出答案了,但是,我给大家看一个我自己经历过的例子:
那是大约在94年我在西安的时候,当时西安的啤酒市场上有两大巨头,一个是中德合资的西安本地产的汉斯啤酒,一个是宝鸡啤酒厂产的宝鸡啤酒,基于当时西安的消费水平,这两家在西安市场的占有率最高,当时正值酷暑,汉斯啤酒真是供不应求,每天在厂门口提货的卡车排成了长龙,也许是卖的太好了,产能跟不上,也许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了加快产量,就在某一步工艺上缩短了时间,仍然出厂销售了了,结果当时买的人喝了以后觉得和以前的产品口味不一样,非常苦,当时反馈的情况并未引起汉斯厂的重视,结果大家就用脚投票,开始改买宝鸡啤酒,一下子汉斯的销量锐减,后来厂家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公开致歉,但是这时的市场已然是宝鸡啤酒的天下了,为了挽回颓势,汉斯采用了一个非常规的策略,通常啤酒的经销点是同时卖两种啤酒的,后来由于汉斯的销量不好,很多经销点就主要卖宝鸡啤酒了,汉斯为了重新占有市场,就采取给经销点补贴的策略,就是你这个点只卖汉斯,作为补偿,每个经销点我拿现金补贴,以达到阻碍竞争对手铺货的目的,虽然这个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汉斯啤酒不好卖,很多经销点拿了钱后还是偷偷卖宝鸡啤酒,因此并未对宝鸡啤酒造成致命的打击,同时宝鸡啤酒发现此现象后,在报纸上发表律师函,未点名的指责对手不正当竞争,并准备利用法律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利益,此事就此不了了知。后来汉斯在营销上做了种种努力,但始终没有回复昔日的神勇,市场上也日渐稀少。过了两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小条文字,称原中德合资汉斯啤酒厂被青岛啤酒兼并云云,这就是汉斯最终的结局。
不仅仅汉斯,想想当时很多风靡大江南北的产品,什么太阳牌锅巴,阿香婆辣酱,中萃方便面等等,现在还有谁记得,很多都是一时的辉煌后得意忘形,忽视产品质量,最终走向没落。(来源:股票知识大全 )
回到蒙牛,虽然它现在如日中天,但经历了这次的事件后,它头上的光环起码在我眼里是消失了,就像美女卸了妆,大家看看原来也不过如此,三好学生尚且如此,其他的呢?难道是国有垄断企业,像宝钢这样的员工平均工资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你能相信它会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吗?我不敢想,也许在中国投资,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了,也难怪巴菲特面对高速增长的中国,也就买了一个中石油,现在还都卖光了。真就像中国优秀的私募基金经理但斌的投资理念---长期持有伟大的企业,果真如此操作的话,现阶段我还真替他捏把汗。当然,长期持有不行,短期还是可以的,价值投资不行,我们可以价值投机嘛,怎么办?我们就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只好安慰自己,在美国这样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环境里,不也有安然、世通之流吗?何况我们!!一家之言,姑妄听之,呵呵。(完)
(来源:股票知识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