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讯号
——讯号代表的意义我很熟悉
——如果接受它之后可能会出差错
——觉得很沮丧
这样,你能按照讯号有效的从事操作吗?你会相信这些进出讯号吗?反之,如果你采取以下的心理战略
——讯号出现了
——讯号代表的意义我很熟悉
——觉得很好。
如此,你是否会根据讯号从事操作呢?或许会吧!因此,范塔普博士的建议是,如果你要根据某种交易讯号从事操作,只要你接受后者简单的心理战略就能有效地应用。
如果有两种交易员,其中之一是完全机械化式的从事操作,另一位则完全依赖自己的直觉。范塔普博士认为他们的相同点是,这两种人基本上对市场都有充分的了解,并发展出自己操作的模式,甚至也经过长时间的检定。尽管他们想法各异,但是以发展操作方法和加以检定的过程而言则是相同的。其次是他们都拥有范塔普博士先前所提到的信念。此外,他们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也了解要顺大势而行。机械式交易员属于推理式的人物。他用自己的想像力建造模型,而且能够用精确的语言加以陈述。甚至精确到能将其设计的方法予以电脑化,并利用电脑帮他下操作的决定。直觉式的交易员通常会设法了解市场的变化。他相信市场变化是与时俱进的,而且得根据自己的预测下操作的决定。对市场长时期的观察往往会形成他内心中的预感。事实上,这种预感是一种思考的结果,或称之为直觉。他也因此能很轻易的下决定。
我们大家有时候会预感,认定市场会朝某个方向走,尽管这种预感经常出现,但正确的机率却很高。范塔普博士认为这是非常普通的现象,因为许多人都经常这样告诉他,尤其是杰出的交易员。当直觉降临时,多数人不会愿意多加解释预感中象征式预测作用。因此它也不会被人接纳。预感的问题范塔普博士认为自己还不很了解。
要成为杰出交易员最难克服的心理障碍,范塔普博士认为只有两大困难。一是缺乏从事金融操作的强烈意愿。除非一个人自己心甘情愿要成为杰出交易员,否则谁也没办法教导他。我从未见过一个缺乏意愿的人能成为成功交易员。第二个难题是一个人始终不觉得自己的操作犯了错误。这种人从不承认自己犯错,因此他的错误会不断重复出现。
证券期货投资中的心理分析流派
证券期货投资战略问题一直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理论界和投资实务界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几乎全部的西方投资理论界与投资实务界的研究活动,都是围绕着开发、研制与验证有效的投资战略这一目标而展开。证券期货投资战略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是关系投资机构或者投资个人能否在激烈的投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生死攸关的问题。
证券期货投资战略问题的理论研究,从早期的比较直观的研究方法到现代的高度理论化与体系化的研究方式,经历了一百年左右的发展过程。目前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基本分析流派、学术分析流派、技术分析流派和心理分析流派。以上所述的各主要投资战略流派,在美国金融史上各自都有自己杰出的投资理论家和投资实践家作为代表,并以此为核心各自发展出投资风格不同的专业投资机构。
[5][6][7]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美国金融界投资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投资理论的强烈的实践化和机构化的趋向。也就是说,投资战略理论的某一派别一旦形成并确立,便立即会以机构化的投资方式进入市场。因此,从美国专业投资机构的设置便可以看出各类投资理论所展示的不同的投资风格。据对美国8000多家专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战略流派的构成分析,基本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是美国机构投资者中的主流学派;学术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对美国机构投资者也有较大的影响;而我们所熟悉的技术分析流派以及心理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对美国的机构投资者的影响面较小。
对于基本分析流派以及技术分析流派我们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学术分析流派的理论我们也经常可以在报刊书籍中看到。而心理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我们却很少能够看到。投资心理分析流派虽然是证券期货投资理论中的主要派别之一,但是多年来证券期货投资中的主流理论学派却一直对投资心理分析采取忽视的态度。美国大学中的投资专业或金融专业的教学中对投资心理分析就完全不预理睬。美国投资实务部门中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的主体也基本上忽略对投资心理分析的研究。虽然经常有分析人士从投资者心理的角度去看股市,但真正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投资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像投资分析家和投资理论家完全缺乏对投资决策过程的亲身感受或者对投资决策过程的感受不深,很难理解投资心理分析对正确的投资决策的重要意义。
对投资心理分析高度重视的少数投资者主要是若干资深的投资家。比如说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就有很大的心理分析的因素。荷兰银行则在去年初推出一只名为投资行为机会基金,就是针对人们投资时做出的非理性行为,利用比较新颖的量化分析尝试从中获利。基金主要关注欧洲四百只蓝筹股中的五十只,根据市场形势每月变换一次组合。根据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后表现一直良好,单看去年5月份,MSCI欧洲指标下跌了43%,可该基金下跌仅仅0.3%,由此看来这种投资方式有它的可取之处。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心理分析流派及其投资理论做一个初步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对投资者来说,心理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就是对个体的心理分析和对市场的心理分析。
个体心理分析的目标,是解决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问题。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产生了心理障碍问题时,例如犹豫不决、冲动、畏惧等等,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某一心理欲望与现实发生了冲突。而这种欲望及其冲突,投资者往往是难以自知的,因此,往往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如果不通过适当的心理分析,投资者往往很难找到自己真正的病因所在,并进而找到根治的办法。这无疑将最终阻碍投资者在投资市场获得成功。关于个体心理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法、阿德瑞安心理分析法及弗朗科心理分析法。这三种心理分析方法构成了心理分析中“维也纳”学派的三个主流学派,分别揭示了人类个体心理障碍不同层次与不同界域的可能病因。
关于个体的心理分析,我们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重点我们还是谈谈关于市场心理分析。
市场心理分析的目标是解决投资者对市场中其他投资者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把握问题,主要是对人类群体的心理分析。关于人类群体的心理分析,由于投资者更加看重市场心理因素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所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了被更多关注的趋势。对人类群体心理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勒旁的人类群体心理理论和尼尔的逆向思维理论。下面我们把这两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投资者的警示介绍一下。
[5][6][7]
人类群体心理理论的奠基人是19世纪法国的心理学家勒旁。群体心理理论研究的不是人类的“客观群体”——人群在某一时间和空间上的集合体,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群体”——具有相同心理活动特征的人群的集合体。比如说,期货公司交易室里的期货投资者,在期货行情相对平静,投资者的关注焦点相当分散且情绪相对平稳时,只是一个客观群体;这时他们只有时间和空间活动的一致性,而没有心理活动的一致性。但是在某些时候他们则转变成心理群体,比如说当市场受到所谓空前“利好”消息的刺激时,则投资者的关注焦点立即集中起来,并且情绪相当激动,这时投资者就立即形成了一个心理群体。即使分散在其他各个信息终端的投资者也可能迅即加入这个心理群体。
勒旁的群体心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论点:
1.心理群体的精神统一性定理: 在心理群体中,所有成员的情感与观念都被统一到同一方向,所有成员的理性化的个性成分都被消除。这时,心理群体的全体成员达到了精神上的统一。
按照勒旁的观点,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任何人都同时具有两种个性成分,就是理性的个性和非理性的个性。人的理性的个性成分是不可能被统一的,只有人的非理性的个性成分才可能达到相互统一。当人的非理性的个性成分被统一之后,心理群体所形成的合力将远远大于理性个人的力量之和。但是这种合力主要带有破坏性的本质,换句话说,这种合力非常容易被引上破坏性的方向,而不是建设性的方向。
2.心理群体的整体智能低下定理: 当人群组成一个心理群体时,该群体总体在决策或行为时所表现出的智能水准将远远低于该群体成员在作为个体决策或行为时所能表现出的智能水准。
按照勒旁的观点,当人群构成心理群体时,由于理性个体的丧失,群体成员无法把由理性个性所支配的智能相叠加或组合;同时由于非理性个性的加强,群体成员只能把由非理性个性所支配的愚笨相叠加或组合。心理群体的群体智能要远远劣于心理群体成员的个体智能,心理群体永远也无法完成需要高智能的任务。
这个定理,对我们证券期货投资者有着特别重要的警示作用:
(1)投资者应当特别警觉由心理群体所形成的决策方向和行为方向;在证券期货市场的情绪极度兴奋阶段或情绪极度压抑阶段,往往就是市场的重大转折阶段,这时的投资者往往被情绪所控制形成了心理群体,这时该心理群体所形成的共识往往是错误的。
(2)投资者应当特别警觉“集体决策”机制;“集体决策”中的集体不一定就是心理群体,但是集体比个人更容易转变成心理群体。“集体决策”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就是“讨论行情”,对投资机构而言就是“委员会决策制”。
[5][6][7]
3. 心理群体的形成机理: 人群中的个体在形成心理群体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有三个外因的刺激,这三个外因通常也构成心理群体形成过程三个阶段。这三个外因是:
(1)情绪激发——人群中的个体由某一情绪所激发并最终被情绪所控制;
(2)情绪传递——人群中的情绪由激发进而相互传递(感染)并最终控制了整个群体;
(3)建议接受——当人群被某一情绪控制后,人群便极容易受到外部建议的控制并受其指挥参与某一激烈的行动。
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由于证券期货价格的信息传输网络非常容易地把广大的投资者编织在一起,而价格的变动以及市场相关事件信息的迅速传输功能可以轻易地起到“情绪激发”和“情绪传递”的作用,人群比在其他社会生活中更容易形成心理群体。作为一名投资者,如果要避免成为任何一个投资心理群体中的一员,那么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要避免自己的情绪波动,也就是对“情绪激发”环节的控制。只有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进一步避免其他人群的情绪对自己的感染,才能进一步避免任何外来建议的暗示或控制。当然,对“情绪传递”和“建议接受”环节的控制,也有助于投资者反过来加强对自己情绪波动程度的控制。
4.心理群体的整体心理特征: 当心理群体形成后,心理群体的整体心理状态将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冲动性。是指心理群体的整体行动可以在某一外界强刺激因素的激发下迅速发动,并且这种行动的方向可以在外界强刺激因素的作用下迅速向相反方向逆转。也就是说,其行动方向极度不确定。
(2)服从性。是指心理群体具有自愿服从外来指挥的心理特征。由于心理群体中的个体在心理群体的形成过程中已经丧失了个性,因此他们具有自愿伺候他人意愿的强烈愿望。
(3)极端性。是指心理群体的实际行动常常显著超越必要的程度,因此常常导致过激的后果。
心理群体的上述心理特征,对证券期货投资者也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1)由心理群体的冲动性特征,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并警惕证券期货市场上价格急速运动的情况,从而更加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
(2)心理群体的服从性特征,在证券期货市场上特别表现为投资者对“权威”的崇拜以及由此而来的投资者在投资概念上的统一性及投资行为上的一致性。投资者对心理群体服从性特征的警觉,应特别表现为对所谓市场“权威”及其观点的警觉。证券期货市场上的“权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成分:①个人:通常由著名的分析家构成;②机构:通常是由著名的投资分析机构构成;③抽象概念:例如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庄家”。
(3)心理群体的极端化特征,导致证券期货市场上的周期现象通常表现的是不规则周期而不是规则的固定波长的周期。
[5][6][7]
5.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定理: 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
(1)表象化:心理群体几乎不具备逻辑推理能力,也不接受任何逻辑思维方式的影响。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特征是根据不同事物间的表象特征的表面联系,对事物的共性做出一般性结论。他们不能发现不同事物间共性与个性的本质联系。
(2)形象化:心理群体具有极高的形象想象力,极易接受形象思维方式的影响。心理群体善于理解"图像化"的建议,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
在证券期货市场中,心理群体的这种表象化形象化的思维模式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比如在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上常见的一些投资术语:“再创新高”、“站稳”、“收红”、“跳水”、“想象空间”等等,以及一些主观化的投资概念,都能有效地激发投资大众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成为有效地进行情绪传递的媒介。又如,在投资市场上常见的思维方式:“好公司的股票必然是好股票”、“资产重组必然带来企业活力”、“银行降息是重大利好”等等,都反映了投资大众的表象化的思维模式。
勒旁的心理群体理论并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的基本要点。因为这五个基本要点与投资实践紧密相关,所以仅列举了这五个基本要点。
勒旁的心理群体理论就是后来的“逆向思维理论”的基础。该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投资分析家尼尔。该理论直接承继了勒旁的心理群体理论,并向思维方法这一方向专一发展,从而形成了投资分析中的心理分析流派。尼尔的逆向思维理论主要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思想方法体系,而不是一种预测技术体系。
尼尔认为,逆向思维理论是对具有广阔背景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进行反思的方法论体系,该理论的目标是针对根据当前政治与社会——经济走向而形成的并已被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的看法进行挑战。也就是说,逆向思维的目标是争辩当前的流行观点,而流行观点已被历史经验证明经常是错误的观点。
尼尔认为,逆向思维理论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对人性弱点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这些人性弱点主要包括:习惯、习俗、模仿、感染、畏惧、贪婪、希冀、轻信、敏感、急躁、自傲、企盼、冲动、自负等等。
逆向思维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规律之上的,其中特别重要的观点有:
(1)群体受制于人性本能的控制;而个体则可能压抑这一人性弱点。
(2)人从本性上具有“从众”的冲动。
(3)人的相互感染与相互模仿的本性使人极容易受到建议、命令、习俗、情绪刺激等的控制。
(4)群体丧失了理性思维的能力,而只接受情感的控制。
既然逆向思维者已经接受了“大多数人一致的看法倾向于是错误的看法”这一判断,那么当逆向思维者已经判明了社会或市场的主流观点时,其行动策略实际上也就已经产生,即应该采取与社会或市场主流观点相对立的行动方向。因此,发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或证券市场的主流观点,对逆向思维者来说是最重要、最关键也最困难的工作。
[5][6][7]
尼尔认为,主流观点往往带有以下特点:
(1)媒体的观点往往代表主流观点;
(2)分析家一致同意的观点往往代表主流观点;
(3)一般大众常常议论的观点往往代表主流观点。在证券期货市场上,如果某一观点同时兼有以上特点时,投资者往往可以比较有把握地确认这一观点代表当前市场的主流观点。
逆向思维方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逆向思维反对精确预测,认为社会经济现象具有不可预测性;
(2)逆向思维方法要求保持视角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逆向思维方法要求从人性角度和现实角度观察问题;
(4)逆向思维方法要求打破循环式的思维模式。
打破循环式的思维模式,是逆向思维方法的重要目标之一。逆向思维理论认为,在证券期货市场上,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呈现一种循环模式,即在牛市期间高度兴奋,而在熊市期间极度压抑。这种情绪交替变化与市场形态交替变化相一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种情绪变化的循环起始于人性弱点中的不同成分在不同阶段分别占据主导地位所致。这些人性弱点的激发因素是人性弱点中的“相互模仿”和“相互感染”。也就是说,“相互模仿”和“相互感染”是在市场“牛市”阶段和“熊市”阶段都起关键作用的两个人性弱点。要打破人性弱点在市场的不同阶段的循环模式,只有采取逆向思维的模式,这样,才能在投资大众“贪”的时候“怕”,在投资大众“怕”的时候“贪”。从而使自己摆脱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理分析流派的投资战略属于时机抉择型的投资战略,其在选择投资时机时有着非常突出的长处,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
其长处在于心理分析流派对战略性投资时机的判断从性质上而言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在市场战略性阶段转换过程的初始阶段,比如从牛市转换为熊市的初始阶段,市场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群体心理特征,也就是越来越强烈的投机狂热的心理特征。遵循心理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投资者便可能以冷静的心态观察到市场性质的变化过程,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与投资策略。
心理分析流派在对战略性投资时机的判断上的主要缺陷是对进出场时机的把握精度较差,有时会发生较大的时间偏差。这种时间偏差有可能对投资者造成很严重的伤害。投资者如果以心理分析流派的投资战略为基础进行投资决策,则必须具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资金承受能力。否则,投资者即使做出了历史性的正确判断确仍然可能面对被淘汰出局的结局。
[5][6][7]
对几种投资战略的评介 经典股票投资战略根据对“投资者是否能够猜嬴市场”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消极型股票投资战略和积极型股票投资战略。消极型股票投资战略也就是非时机抉择型股票投资战略,包括简单型长期持有战略和科学组合型长期持有战略。积极型股票投资战略也就是时机抉择型股票投资战略,包括价格判断型投资战略、概念判断型投资战略及心理判断型投资战略。
长期持有型投资战略以学术分析流派为主,强调对投资对象的选择,强调买入后的长期持有;否定对投资时机的判断,否定预测技术的可靠性。 价格判断型投资战略以技术分析流派为主,强调对投资时机的判断,强调市场预测技术的重要性,强调对市场价格波动(包括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的充分利用。
概念判断型投资战略以基本分析流派为主,强调独立的投资概念的核心地位,宏观决策带有时机抉择型特征,微观决策带有长期持有型特征。
心理判断型投资战略以心理分析流派为主,强调对市场主流观点的反向操作的重要性,反对对市场进行价格预测,强调对市场进行心理评价,在市场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对市场价格长期波动的捕捉。
在美国,基本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是美国机构投资人中的主流,约有11%的价值学派基金,18%的增长学派基金及69%的其它类概念基金;学术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对美国的机构投资人也有较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概念基金的比重上及退休养老基金和指数基金的发展趋势上,约有2%的退休养老基金和指数基金;技术分析流派和心理分析流的投资理论对美国的机构投资人的影响面仍较小。
各主要分析流派的基本区别 对待市场的态度所使用数据的性质所使用判断的本质特征投资规模的适用性特征风险控制能力。
技术分析流派市场永远是对的只使用市场内数据所作判断只具否定意义适合战役战术规模的投资极强。
基本分析流派市场永远是错的只使用市场外数据所作判断只具肯定意义适合战略规模的投资极弱。
心理分析流派市场时对时错兼用市场内外数据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无严格规模限制较强。
学术分析流派不置可否兼用市场内外数据只做假设判断,不做决策判断适合战略规模的投资者研究。
事实上,上述各自的投资战略思想流派,实质上是各自反映了股价波动的基本统计特征中的某一特征,而股价的运动,则综合地体现了全部的基本统计特征。所以,对上述的各种基本的股票投资战略,应该是扬长避短,兼收并蓄。
由于条件所限,本文只是对主要的股票投资战略及其在美国投资基金中的使用率做了初步的评介。事实上,股票和期货在分析方法上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以上四种投资战略在期货投资中也基本适用。相信本文对期货投资者也会有一定的启发。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