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热点与“不动股”
以往的股市,一年只有一个主流热点;主流热点的涨跌,决定了大盘走势;主流热点熄灭,当年行情便告结束。于是,媒介上充斥着“大盘涨跌看XX股”的口号。我称之为如同文革中的“个人崇拜”一样的“热点崇拜”和“个股崇拜”,是典型的形而上学。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增多和实力的壮大,今年的行情却呈现三个阶段、三个热点的嬗变,第一阶段:去年12月29日1341点-4月21日1858点,热点是网络股;第二阶段:5月15日1695点-8月22日2114点,热点是以钢铁板块为主的国企大盘低价股;第三阶段:9月25日1874点至今,热点是上海本地AB股和资产重组股。三个阶段中,三个热点各由三类主力主持,各自为战,各有侧重,各不相让,互相牵制,谁也休想顺利出逃后再去抄底,谁也不想让大盘沉沦下去。这就造成了120天均线、30周均线均上升到2000点,指数虽很漂亮,但各路主力却退不了,成本却越守越高的局面,这就是人们所称,今年行情是资本推动型。而广大中小投资者之所以在大牛市中感到难以赚钱,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三个热点炙手可热,股价已很高的情境下追涨,结果被主力的阴跌套住粘住,陪主力一起“举杠铃”。可见,在由散户与机构的较量变为机构之间的较量的市道中,如何把握好热点间的更替和冷点与热点的转化,并抢占建仓和出货的先机,至关重要。因为即使大牛市,也没有现成的“晚餐”。
中国股市中,证券营业部散户大厅之多,面积之大,人数之众,堪称世界奇观。我在美国、香港、台湾到处寻觅,却没有能拍到一张照片。人们天天去证券公司上班,分分秒秒盯着盘面,时时刻刻想跑短线抓“银”,决定了绝大多数中小散户赚不到大钱,甚至永远是输家(牛市是如此)。
其实,真正的赢家是中长线投资“不动股”者。
所谓不动股,一是指质地不错,但股价超跌,长期蛰伏不动、乏人问津、成效稀少者,尤其是5000万以下的小盘股。其眼前的“不动”,正说明有主力在“暗动”(打压吸筹),并意味着将来要“动”,甚至变成黑马“大动”,股谚有云:“横下来有多长,竖起来有多高”,此谓天经地义。如5-8月的大盘低价股,9月底以来的上海本地股和资产重组股,无不如此。
“不动股”的另一涵义,是像“不动产”一样,买进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就不准备卖出,不管期间股价如何波动,是赢是亏,都视而不见,长期持有,等待其通过股本扩张,股票越变越多,由小盘股变成大盘股,丧失再扩张能力为止。当然,成为“不动股”的条件是:小盘+低价+独特概念(资产重组等)。过去十年股市实践证明,对多数人而言,投资“不动股”的收益,远甚于短线的收益。
来源:华东师大李志林(忠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