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均线是市场上许多参与者都在使用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的优缺点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正像约翰·墨菲说的那样,知道了它的优缺点,就会对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就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这样才不至于瞎用。
移动平均线能给人们指出趋势运行的特征及其性质。从它的交叉点又可看出趋势发展的方向,于是一些人就执迷于它的金叉、死叉。岂不知,移动平均线的交叉点是在K线反转形态几天之后才出现的,是K线的长阳拉升或涨停板才将移动平均线提起,产生金又,如果你等金叉的信号出现买入。那么你开始买入时的价格已经大幅上涨了,也就增加了你的买入成本。同样的。是股价下跌了几天后。移动平均线才产生死叉。如果你等死叉信号出现时卖出。你的利润也就减少了一大截。
于是,许多人对移动平均线给出的信号延迟的问题采取了将时间参数缩小的办法。如设置成4天、5天、8天。甚至3天的移动平均线。这样似乎解决了缩短金叉、死叉延迟的时间这个问题。但是。移动平均线的参数设置越短。它发出趋势的信号也就越不可靠,因而使许多人对这个工具也就茫然无措。由此产生了不同类型和版本的移动平均线,各说各的好,争议不断。其实,既然移动平均线的本质是迫随趋势的,你就用它判断趋势的性质也就行了。它只是趋势跟踪的工具。没必要执迷于看它的金叉、死叉等等。
就连美国著名的证券市场技术分析师格兰威尔所运用的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也没有给出精确的数据,他只是提出了理论性的框架。
虽然也有人以金叉、死叉捕捉到了个股的买卖时机,但总体上说,没有必要一定以移动平均线的金叉点、死叉点为买卖的依据,抓住它只是追随股价趋势的性质。看它是涨势还是跌势,然后看K线形态。是涨就买涨,是跌就卖跌。
在实战中,我使用的是成本均线,而不是人们常用的移动平均线。成本均线设计了四条线,分别为5日、13日、34日成本均线。再加上绝对成本均线。
5日成本均线反映的是做超短线的投资者的盈亏状况;
13日成本均线反映的是做短线的投资者的盈亏状况;
34日成本均线反映的是做中线的投资者的盈亏状况;
绝对成本均线反映的是所有投资者的盈亏状况。
成本均线与移动平均线在设计上有区别。它考虑了成交量和换手率的因素,而移动平均线只考虑价格的因素。因而二者的区别较大。
经过多次对比分析,我发现成本均线比移动平均线更接近股价变化的实际情况。更容易分析主力的意图。它能过滤掉许多虚假的骗钱。而把最真实最可命的K线过虑出来,供你分析、判断。
当然了。使用成本均线也要和K线、成交量等因素结合起来,判断才能更准确。使用成本均线的目的。不外乎想知道不同时期投资者的持股成本。当这不同时期的不同投资者都处于赢利状态时,成本均线必然呈多头排列状态。当不同时期的不同投资者大都处于亏损状态时,成本均线必然呈空头排列状态。当不同时期的不同投资者成本接近时。成本均线必然处于黏合状态。
因此,从成本均线的不同形态,就可大致上分辨市场的趋势,以及趋势的特征和它的性质,从这些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性质、不同的趋势中发现市场提供给我们的交易机会。
Copyright 2018- www.dyjian.com/ 大宇股票知识网 海口美兰韩哲棚百货商行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3001966号
免责声名:本站所发表的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和学习,内容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均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