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成功至今以来,有157家IPO净利润低于3000万的公司成功过会并上市。而通过这些企业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大多数业绩持续增长的能力有限。在157家公司中有13家上市公司自上市后从未实现过3000万元以上的年度净利润。
3000万净利润门槛被业内看作IPO上市的隐形红线,也是券商在挑选项目时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这3000万的利润门槛到底重不重要,一些数据似乎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净利润规模低于3000万的拟IPO企业中只有2家成功过会,近一年终止审查和审核未通过的企业占比近9成。
而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申报企业也十分稀少。根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只有16家净利润3000万以下的公司申报了IPO,但仅2家通过审核,过会率12.50%。4月份以来,上会的7家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企业全部被否。
“目前监管并未有3000万的门槛,但我们在操作中都将3000万看作隐形门槛,我们的立项要求就是上市前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最少3000万。”南方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为何业界会如此看重“净利润3000万”的这道业绩关卡?在券商投行人士看来,既是清理堰塞湖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上市质量。
事实上,通过对已上市的IPO净利润不及3000万的企业发展现状分析或可对该问题有所理解。根据Wind统计,自从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以来,共有157家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企业成功上市。从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不乏一些潜力股,但大部分企业稳定、持续盈利能力较差,企业规模有限。
大券商门槛提至5000万
2017年以来有两家净利润低于3000万的拟IPO企业通过发审委审核,两家幸运儿分别是杭州园林设计院、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上市板块均为创业板。杭州园林设计院上会前3个会计年度(2014年-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300万、1400万、2500万;广东新劲刚上会前的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分别为2000万、2200万、2700万。
上述两家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也稳妥过会。但事实上,3000万以下的净利润过会依然十分艰难。
根据记者统计,今年共有16家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拟IPO企业上会,但最终只有2家通过,被否与终止审查14家,通过率仅为12.5%。
而截至上周,证监会今年共审核的338家IPO首发申请中,46家被否,67家终止审查,这意味着今年IPO的成功过会率为72%。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企业过会率仅为整体过会率的17%。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审核的两家拟IPO企业都集中在年初,而近4个半月的时间没有一家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拟IPO企业成功过会。从4月份以来上会的7家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拟IPO企业全部被否。
“从过会情况看,最近几个月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拟IPO企业全部被否。尽管监管层没有明确表明3000万的净利门槛,但短期来看,3000万基本上是大多数券商的立项标准。我们自己定的标准也是3000万,有些大券商甚至把立项标准提高至5000万。”南方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3000万净利通关史
事实上,业界对于企业净利润的3000万“门槛”看法一直处于变化中。
相比之下,2016年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拟IPO企业过会率则甚高。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6年,共有13家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企业上会,其中10家获发审委通过,过会率76.92%。远远高于今年过会率。不过,过会的企业大多集中在2016年上半年。
“去年一些净利润3000万以下的企业全部过会。看到这种效应,越来越多小规模的企业都上报材料,也导致排队数量密集。所以去年我们就开始对IPO排队中净利规模比较小的企业进行了集中清理。”上述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实际上,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的企业也曾有辉煌时刻。Wind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至今,2009年和2010年成为了净利3000万以下拟IPO企业过会的高峰期。2009年,净利低于3000万以下的过会企业数量是31家,2010年这一数量是34家。
不过,好景不长。随后净利规模在3000万以下的企业过会数量大大减少。如今,企业若想成功上市,3000万的净利润规模并不能忽视。
逆袭与“挤水分”
为什么业界会将3000万定为净利润隐形红线?深圳一家大型券商高管认为,3000万以下规模一般都属于小型企业,这样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差。
“3000万以下小型企业很多,我们如果以3000万净利来提高筛选,可以加快排队企业进程。另一方面,3000万以下的净利润,挤挤水分就没剩什么了。”南方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股权分置改革成功至今以来,有157家IPO净利润低于3000万的公司成功过会并上市。而通过这些企业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大多数业绩持续增长的能力有限。在157家公司中有13家上市公司自上市后从未实现过3000万元以上的年度净利润。
在这157家企业中,2016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过10亿的有3家,堪称实现“完美逆袭”。净利润在1亿元-10亿之间的有53家,占比33.75%。净利润在0-5000万的有59家,占比37.58%。其中11家企业2016年净利润不足千万。此外,有6家净利润为负,最大亏损为诺普信(002215.SZ),其2016年度亏损2.76亿元。
157家红线下企业扫描
从这些上市前净利润低于3000万的过会企业发展来看,不乏一些潜力股,但超过一半的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不强。记者根据157家企业的业绩变化特点,将这些企业业绩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成功逆袭型、勤劳踏实型、阴晴不定型、节节败退型和变脸亏损型。
成功逆袭型的上市企业有53家,这些企业上市后从来没有亏损过,并在2016年净利润过亿。韵达股份(002120.SZ)为典型代表,其上市前净利润为2886万元,2016年净利润达到11.77亿元。不过,这种成功逆袭型企业大多集中在2010年及之前。
变脸亏损型的企业有33家,这些企业自上市以来均出现过不同年度的亏损、且净利润从未过亿。天山生物(300313.SZ)堪称“最快变脸者”。2012年1月5日上会审核通过,其在2011年净利润为2702万元。次年净利润就下滑至1906亿元。随后净利润也是持续大幅下滑,到2016年净利润亏损已经达到了-1.4亿元。
还有一种类型上市公司业绩变化起伏十分大。上一年实现净利润超过2亿,次年就能亏损近3亿元,诺普信就是这种业绩“阴晴不定”代表者。诺普信自上市以来,一直在行业占据领先地位,公司业绩一直保持良好发展趋势。2015年净利润首次突破2亿元,但次年亏损就达2.8亿。157家企业中属于“阴晴不定”类型共有16家。
157家企业中不乏一些勤奋踏实者,虽然净利润尚未过亿,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如南方轴承(002553.SZ),其在2010年底过会,过会前一年净利润为2593万元,尽管到2016年净利润也未过亿,但却一直保持着“勤奋踏实”的增长态势,这种类型的企业有8家。
另一种企业则恰恰相反,自上市以来业绩连年败退,例如田中精机(300461.SZ)。田中精机在2015年4月过会。上市前一年的净利润是2572万元,上市当年净利润就下滑至2201万元,上市第二年(2016年)净利润已经下滑至1336万元。此外,有4家企业上市后净利润从未超过3000万。
实际上,通过对157家过会企业的统计可以发现,净利润低于3000万的企业并不意味着未来业绩一定会“糟糕”,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小而美”的潜力股。但总体来看,这种类型的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起伏大,盈利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
Copyright 2018- www.dyjian.com/ 大宇股票知识网 海口美兰韩哲棚百货商行 版权所有 琼ICP备2023001966号
免责声名:本站所发表的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和学习,内容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均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